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大家谈 | 警惕“职业闭店人”为不良商家“金蝉脱壳”

2024-07-11 14:55

近年来,在健身、餐饮、美容、教育培训等领域,预付费模式已成为大部分商家的首选,甚至一些商家将其作为消费门槛,只有消费者预先充值方可享受相应服务。然而,随着预付式消费的发展,“退费难”消费纠纷频频发生,预付费行业“跑路”事件屡见不鲜。笔者认为,在这些“跑路”人的背后不乏有一批职业闭店人在“助纣为虐”,推波助澜。

所谓“职业闭店人”是指帮助经营不善的公司计划好关店、跑路方法,并接手处理后续维权问题的群体。据央视网等媒体报道,不久前早教机构“金宝贝”在多地的门店,一夜之间人去楼空,关店跑路。在消费者后续的维权中,一群神秘的“第三方”团队凭空出现,全面接盘线上线下的对接协调工作。他们训练有素,话术统一,对待消费者的起诉,甚至堂而皇之地宣称:“不用提供证据了,肯定是你们赢,我们确实是违约了,但我们没有钱。”

“放心失联,安全跑路”、“你跑路,我担责”。这是职业闭店人,引以为傲的宣传语。通过梳理发现,这些自称“摆渡人”的职业闭店人,他们有着一套完整的闭店流程:在企业面临关闭或经营不善时介入,通过企业股权转让就能选定新的法定代表人,让其成为跑路老板们的替罪羊,帮不良商家逃避法律追责,还美其名曰是帮助企业“善后”、“脱困”。

人们不禁会问:为何这些跑路商家(机构)可以肆无忌惮地更换法人?为何闭店人敢于堂而皇之地“职业操作”?为何监管部门束手束脚无法履行职责?为何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如此艰难?“职业闭店人”又为何不担心消费者提起民事诉讼?

据了解,这是因为他们在”接手”负债商家后会在短时间内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经营者替换为无偿还能力的“职业背债人”(如农村孤寡老人、脱贫户、自由职业人员等),这些“职业背债人”不是“债多不压身”就是“光脚不怕穿鞋”,即便官司输了被限高、上了征信黑名单也无所谓。由于涉及专业的司法程序及维权成本相对较高,多数消费者或因企业负责人失联、单笔金额不大自认倒霉等原因未予追责。

很显然,“职业闭店人”的出现,这是对市场经济和契约精神的践踏和嘲弄,更是在恶意破坏法治秩序的基石。他们通过钻法律空子,帮企业主逃避债务,客观上助长了一些商家“闭店跑路”的行为,让无数消费者陷入维权困境。如闭店前搞优惠促销,从而按债务比例赚取高额佣金;变更公司法人,助力原企业主在闭店后尽量撇清法律关系;出面对付消费者,能拖就拖,降低消费者期望值,再分类施策,帮不良商家“金蝉脱壳”,实现所谓的“死客激活”,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降低消费者信心,而且严重扰乱公平的市场经营秩序,破坏了健康的营商环境,必须对此加强防范和打击。

合法经营,诚信为本,对于企业来说,这是立足之本。对于市场来说,这是发展之魂。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信任之基。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明确将“预付式消费”规范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范围。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针对性地完善了经营主体登记管理和审查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更是对预收费用后卷款跑路行为明确了罚则,对这种肆意“割韭菜”,拿消费者权益和诚信不当回事的恶行已经“亮剑”,会依法严惩。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完善和严格执行,此类“背债替罪”的套路将最终无路可逃;只要经营者敢于恶意关门跑路,终将撞进法律制裁的铜墙铁壁;“职业闭店人”这种恶行把戏,也注定没得好下场。

(作者  章志军:系汉川市消费者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汉川市第七届政协委员)

近年来,在健身、餐饮、美容、教育培训等领域,预付费模式已成为大部分商家的首选,甚至一些商家将其作为消费门槛,只有消费者预先充值方可享受相应服务。然而,随着预付式消费的发展,“退费难”消费纠纷频频发生,预付费行业“跑路”事件屡见不鲜。笔者认为,在这些“跑路”人的背后不乏有一批职业闭店人在“助纣为虐”,推波助澜。

所谓“职业闭店人”是指帮助经营不善的公司计划好关店、跑路方法,并接手处理后续维权问题的群体。据央视网等媒体报道,不久前早教机构“金宝贝”在多地的门店,一夜之间人去楼空,关店跑路。在消费者后续的维权中,一群神秘的“第三方”团队凭空出现,全面接盘线上线下的对接协调工作。他们训练有素,话术统一,对待消费者的起诉,甚至堂而皇之地宣称:“不用提供证据了,肯定是你们赢,我们确实是违约了,但我们没有钱。”

“放心失联,安全跑路”、“你跑路,我担责”。这是职业闭店人,引以为傲的宣传语。通过梳理发现,这些自称“摆渡人”的职业闭店人,他们有着一套完整的闭店流程:在企业面临关闭或经营不善时介入,通过企业股权转让就能选定新的法定代表人,让其成为跑路老板们的替罪羊,帮不良商家逃避法律追责,还美其名曰是帮助企业“善后”、“脱困”。

人们不禁会问:为何这些跑路商家(机构)可以肆无忌惮地更换法人?为何闭店人敢于堂而皇之地“职业操作”?为何监管部门束手束脚无法履行职责?为何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如此艰难?“职业闭店人”又为何不担心消费者提起民事诉讼?

据了解,这是因为他们在”接手”负债商家后会在短时间内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经营者替换为无偿还能力的“职业背债人”(如农村孤寡老人、脱贫户、自由职业人员等),这些“职业背债人”不是“债多不压身”就是“光脚不怕穿鞋”,即便官司输了被限高、上了征信黑名单也无所谓。由于涉及专业的司法程序及维权成本相对较高,多数消费者或因企业负责人失联、单笔金额不大自认倒霉等原因未予追责。

很显然,“职业闭店人”的出现,这是对市场经济和契约精神的践踏和嘲弄,更是在恶意破坏法治秩序的基石。他们通过钻法律空子,帮企业主逃避债务,客观上助长了一些商家“闭店跑路”的行为,让无数消费者陷入维权困境。如闭店前搞优惠促销,从而按债务比例赚取高额佣金;变更公司法人,助力原企业主在闭店后尽量撇清法律关系;出面对付消费者,能拖就拖,降低消费者期望值,再分类施策,帮不良商家“金蝉脱壳”,实现所谓的“死客激活”,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降低消费者信心,而且严重扰乱公平的市场经营秩序,破坏了健康的营商环境,必须对此加强防范和打击。

合法经营,诚信为本,对于企业来说,这是立足之本。对于市场来说,这是发展之魂。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信任之基。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明确将“预付式消费”规范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范围。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针对性地完善了经营主体登记管理和审查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更是对预收费用后卷款跑路行为明确了罚则,对这种肆意“割韭菜”,拿消费者权益和诚信不当回事的恶行已经“亮剑”,会依法严惩。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完善和严格执行,此类“背债替罪”的套路将最终无路可逃;只要经营者敢于恶意关门跑路,终将撞进法律制裁的铜墙铁壁;“职业闭店人”这种恶行把戏,也注定没得好下场。

(作者  章志军:系汉川市消费者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汉川市第七届政协委员)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