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百年历史过往,收藏时代发展记忆。在汉川仙女山街道,61岁的藏友张国英,近20年来,自费收集上万件本地老物件,办起甑山记忆家庭博物馆,免费向市民预约开放,传扬地方历史文化。
甑山记忆家庭博物馆位于汉川仙女山街道北街。110平方米的展馆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马口窑陶瓷制品、历史票证,以及陪嫁、生产生活物品等,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参观学习。
汉川甑山记忆家庭博物馆创建人张国英:“提起汉川的文化,不得不提及马口窑,马口窑是湖北省三大民窑之首,我这一只是八仙坛,八仙绘在上面,比较珍贵,一九七几年,国家办美术比赛 ,这个坛子得了金奖。”
张国英说,随着时代发展,以前老百姓家中有些不可或缺的老物件逐渐被人遗忘,成为许多人眼中的“破烂”。因为痴迷收藏文化,从1983年起,他开始收藏各种老物件,记录汉川历史变迁。
汉川甑山记忆家庭博物馆创建人张国英:“这个石斧,据专家考证,有2000多年历史,是古人防身用品、生活用品。”
每一件展品,都是张国英“跑断腿、磨破嘴”一件件收集来的。随着老物件越堆越多,张国英觉得不能让它们一直被“藏在闺中”。2006年8月,他将原来的住房改建成家庭博物馆,向公众免费预约开放,自己还主动担任讲解员。
汉川甑山记忆家庭博物馆创建人张国英:“汉川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很多,值得我们回忆,值得保护,我就想通过一个点,通过马口窑(制品)一个点 ,带动一个面,唤起各位市民对文化传承的意识。”
2025年2月,甑山记忆博物馆成为汉川市文学艺术创作基地,不定期举行各类展览活动,目前,已接待市民游客超700人。
汉川市民胡采云:“通过馆主耐心细致地讲解,我们近距离地触摸到了2000多年前的石斧与这些精美的马口陶和各种各类的票据,在时空的流转当中,我们感受到了汉川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的巨变。特别感谢馆主20多年来的潜心收藏,给我们汉川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汉川、热爱汉川的平台和窗口。”
(记者:宋博 金承刚 编辑:姚伟红 制作:张靖康 审核:郭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