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为汉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肖艳霞,右为主持人沈雨晴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孝感市门户网站《在线访谈》,今天来到《在线访谈》的嘉宾是汉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肖艳霞,肖市长主要负责汉川市工业经济、招商引进、外经外贸、侨务旅游、市场监管和安全生产工作,肖市长今天将围绕汉川市如何“突出工业主战场提速发力促转型”方面的问题展开访谈。肖市长您好,欢迎您!
肖艳霞: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汉川市历史文化悠久,境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汉明珠”和江汉平原“鱼米之乡”的美誉,首先有请肖市长给我们介绍一下汉川市的基本情况。
肖艳霞:汉川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汉江下游,紧邻华中地区中心城市——武汉,汉川是武汉城市圈成员,距武汉市中心约40公里,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约37公里。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沪蓉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G348国道、汉丹铁路、汉宜高速铁路穿境而过。汉川全市面积1663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万人,境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汉明珠”和江汉平原“鱼米之乡”的美誉,是湖北省最早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市,也是湖北省首批20个扩权县市之一。
汉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肖艳霞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工业的发展也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风向标,那么在工业方面,汉川市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呢?
肖艳霞: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根基,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近年来,汉川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全力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理念,把抓好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加强领导,强化监督,进一步优化环境,改进作风,把思想统一到干事创业上来,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谋划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上来,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2016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70亿元,同比增长8.5%;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4.1亿元,增长8.5%;财政总收入达到32.3亿元,增长10.1%;地方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1.5亿元,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401.3亿元,增长19.5%。
主持人:这些数据让我们看到了工业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工业的飞速发展同样的离不开成功的“招商引资”这个环节,您能否给大家透漏一下“招商引资”的秘诀呢?
肖艳霞: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汉川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定海神针”作用,持续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项目集中开工月”等活动,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以产业增质扩能为主导,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总量、做优经济质量。
一是“无中生有”引进项目。牢固树立“市域经济就是招商经济”的理念,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强化“全员上阵、大员招商”,各乡镇和市直有关单位成立招商工作专班,主要负责同志确保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抓招商工作。坚持招大引强,严格落实土地节约集约度、税收贡献度、科技高度、链条长度、环保程度、能耗限度“六度”的要求,紧盯国际国内500强和央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中广核、双桥股份、胜达包装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积极推进以企招商,发挥达利、银鹭的带动作用,合一包装、恒大包装、吉源制罐等配套企业实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二是“有中生新”培育项目。坚持“抓大不放小、抓新不放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个一个企业盯着引进扩能,推动达利四期、银鹭二期、回头客二期等扩能项目先后投产,“汉川食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成为湖北最大食品加工县市。近年来,全市工业企业累计投入技改资金近百亿元,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强品牌创建和产品研发,有力地推动了产业扩规上档。
三是“好中生优”服务项目。严格落实企业包保责任制,明确29名市级领导服务46个生产项目、协调60个在建项目、跟踪31个意向项目。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积累工作法”“协同工作法”“倒逼工作法”,对企业的服务做到“24小时随叫随到,365天有求必应”。严格落实零收费、零罚款、零干扰、零超时、零容忍的“五零”规定。依法打击“三堵五闹”“四霸六强”,保障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2016年,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位居第26位。
主持人沈雨晴
主持人:看来这秘诀离不开“创新、务实、认真、这几点,那么汉川市又是如何围绕地方特点,打造产业集群,做大工业蛋糕的呢?
肖艳霞:坚持把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作为抓好工业经济的重要举措,做大做强五大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供给侧、生产端入手,引导五大产业瞄准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扩大中高端供给。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兼并重组,淘汰14家落后产能,全力打造“互联网+生产基地+物流配送”的产业链条,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发展基地,涤沦纱线占全国市场近三分之一。金属制品加快产品升级,永和安研发的高端防爆门成功打入欧洲市场,童车企业年出口额同比增长30%。包装印刷抢抓机遇,新上先进彩印项目,合兴包装、恒大包装等企业实现裂变发展。2016年全市外贸出口实现逆势上扬,达4.2亿美元,稳居全省前列。
二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光电产业,在土地、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集中供给、优先配置,支持楚天实业、锐邦光电、烽火博鑫等本土骨干企业与华为、中兴、长飞配套合作,促成中广核对拓普科技实施兼并重组,推动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新上冠生光电、格瑞塑料等项目,光电产业年产值突破40亿元,成为“武汉光谷”的配套生产基地。加快培育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康欣新材、祥源新材为龙头,支持企业实施研发、制造、管理、销售全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投资2.4亿元的武汉华仪高科投产后,年生产电器设备达5万套。
三是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加强产业谋划。积极借力借智,由市质监局委托武汉大学质量院开展汉川产业发展的专题调研,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决策参考。委托专业机构,科学制定汉川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五大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实施提升工程。大力实施骨干企业提升、中小企业成长、小微企业孵化“三大工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436家。降低企业成本。全面梳理国家、省级和地方出台的系列惠企政策,确保各类降低“税、费、价”等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全面推开“营改增”,每年可减税1900万元。
主持人:在深化改革创新方面,汉川有哪些新举措?
肖艳霞:坚持“三情结合”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深化改革释放红利,以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探索适应汉川工业发展的科学有效路径。
一是简政放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出台《汉川市行政审批目录》,共减少行政审批事项105项,切实做到“目录之外无审批”;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常态化、精细化,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以全国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按照“三集中三到位”的要求,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平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17个部门、94项审批事项网上并联审批,编制完成市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统筹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严格落实“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政策,积极推行“五证合一”,市场主体发展到近6万家。
二是科技创新,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技术创新。深化重点创新载体建设,市经济开发区被评为省级高新区。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德洲科技被评为省级孵化器。发挥武汉科教资源优势,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开展技术合作,全市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5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家。加快产品创新。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康欣科技与德国公司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唯一生产线,其定向结构板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泓元锌空电池制定的汽车电池标准,被工信部确定为行业标准。加快品牌创新。以名品、名企、名牌为主攻方向,组织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全市拥有省级著名商标、湖北名牌45个和中国驰名商标3个。
三是破解难题,助力企业加快成长。破解融资难。用足用好政府财政性资金、财政保证金、融资担保平台“三个撬动”,引导银行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设立12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企业发展。投放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5.8亿元,惠及企业156家;设立企业续贷周转金,重组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为82家企业续贷“过桥资金”近7亿元。支持企业开展直接融资,拥有本土主板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分别达到4家和12家。破解用地难。积极向上争指标,促成重点项目挤进国家和省项目建设用地的“笼子”,成功申报省级重点项目5个。综合运用占补平衡、城乡增减挂钩等土地增容措施,推行节约集约用地,2016年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破解用工难。定期举办大型招聘会、企业专场招聘会等活动,积极开展异地招聘,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制定吸引高端人才落户的政策措施,确保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
主持人:好的,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的节目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非常感谢肖市长做客我们的在线访谈节目,您还可以通过孝感市门户网,孝感宣传网,云上孝感客户端,微孝天下微信,孝感发布微博同步收看。想要浏览更多的新闻信息,您还可以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