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通螃蟹产业瓶颈,蟹苗汉川本土化培育成功

记者 宋博 通讯员余飞 2021-01-28 10:41 汉川融媒  

得知本土培育的“长江一号”蟹苗即将起苗上市,1月26日,汉川市农业农村局水产农技业务股负责人夏旭东来到城隍镇本土培育蟹苗试点基地。

“60个一斤,这蟹苗蛮漂亮,规格还蛮整齐。”现场传来喜悦的声音。

在基地,有人忙着取苗,有人忙着分拣打包,眼看本土培育的蟹苗上市,压在夏旭东心底多年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江海二十一号和长江一号是上海海洋大学和江苏淡水研究所分别研究的改良品种,我们这个苗子个体比较大,放在池子里,长大后规格比较大。”夏旭东告诉记者,“第二次测产1斤达到60个,很适合我们养殖,技术我们有了,再要提高成活率。”

为擦亮中国河蟹之乡名片,近年来,全市上下齐心攻难关,加快河蟹苗种培育本地化,促进河蟹养殖稳产高效。

本土培育的优质蟹苗上市的消息传出后,这几天,汉川市渔业发展协会会长连续接到定单电话,为做好服务推广工作,他和工友们开始了连轴转。

“这个蟹苗如果在江苏卖,卖60元一斤,在我们这边卖,因为我们是服务于农户,只卖40元一斤。”正在忙碌的汉川市渔业发展协会会长王良炎难掩激动之情。

    半个小时后,被打包好的1000斤预定蟹苗准点送到了汈汊湖养殖场万家沟村,养殖户曾双想乐呵地将蟹苗种投到渔塘。

“往年到江浙进一次蟹苗,身心疲惫,坐车子来回得几天,现在本地进苗,早上捕的苗中午就到了池塘里面,这个成活率肯定要比江浙的好多了。”曾双想说。

从2002年开始,河蟹产业成为汉川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品之一。近年来,汉川与上海海洋大学、江苏淡水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技术合作,开展河蟹苗种本地化培育面积达600亩,投放规格在每斤7-8万尾的大眼幼体3100多斤。通过测产,培育蟹苗每亩达320斤,计19.2万斤,按每亩1000只投放,可解决1.71万亩成蟹养殖苗种供应。

2020年,该市利用中央、省市专项资金近1500万元,同步开展示范基地基础设施提升、尾水治理改造、河蟹苗种培育等项目,着力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苗种存活率,打响区域性公共品牌。

(编审:刘晓平)

得知本土培育的“长江一号”蟹苗即将起苗上市,1月26日,汉川市农业农村局水产农技业务股负责人夏旭东来到城隍镇本土培育蟹苗试点基地。

“60个一斤,这蟹苗蛮漂亮,规格还蛮整齐。”现场传来喜悦的声音。

在基地,有人忙着取苗,有人忙着分拣打包,眼看本土培育的蟹苗上市,压在夏旭东心底多年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江海二十一号和长江一号是上海海洋大学和江苏淡水研究所分别研究的改良品种,我们这个苗子个体比较大,放在池子里,长大后规格比较大。”夏旭东告诉记者,“第二次测产1斤达到60个,很适合我们养殖,技术我们有了,再要提高成活率。”

为擦亮中国河蟹之乡名片,近年来,全市上下齐心攻难关,加快河蟹苗种培育本地化,促进河蟹养殖稳产高效。

本土培育的优质蟹苗上市的消息传出后,这几天,汉川市渔业发展协会会长连续接到定单电话,为做好服务推广工作,他和工友们开始了连轴转。

“这个蟹苗如果在江苏卖,卖60元一斤,在我们这边卖,因为我们是服务于农户,只卖40元一斤。”正在忙碌的汉川市渔业发展协会会长王良炎难掩激动之情。

    半个小时后,被打包好的1000斤预定蟹苗准点送到了汈汊湖养殖场万家沟村,养殖户曾双想乐呵地将蟹苗种投到渔塘。

“往年到江浙进一次蟹苗,身心疲惫,坐车子来回得几天,现在本地进苗,早上捕的苗中午就到了池塘里面,这个成活率肯定要比江浙的好多了。”曾双想说。

从2002年开始,河蟹产业成为汉川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品之一。近年来,汉川与上海海洋大学、江苏淡水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技术合作,开展河蟹苗种本地化培育面积达600亩,投放规格在每斤7-8万尾的大眼幼体3100多斤。通过测产,培育蟹苗每亩达320斤,计19.2万斤,按每亩1000只投放,可解决1.71万亩成蟹养殖苗种供应。

2020年,该市利用中央、省市专项资金近1500万元,同步开展示范基地基础设施提升、尾水治理改造、河蟹苗种培育等项目,着力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苗种存活率,打响区域性公共品牌。

(编审:刘晓平)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