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美文 |眷念故乡

黄树山 2021-02-11 14:16

  水是家乡甜,月是故乡明。家乡是游子们回望的圣地,是远走他乡的行者们最坚实的后方,每一次回归都是一次候鸟的迁徙、一次传统文化的回溯、一次对自己身份证明的追逐。故乡,情感的圣地、心灵的家园、灵魂的驻地。

  王集村是我的故乡。我对故乡的眷恋,胜于离开故乡又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城隍、县城,虽然周围高楼林立、街道繁华,缤纷的生活、便利的交通,可我总还是想起自已的故乡。

  年幼时,父母告诉我,村后的一条小河是源于天门一带的来水汇集汈汊湖后,随地势流向自然形成,河堤两岸随之成为四面八方求生人们的居住地。

  定居在这里的户主姓氏,约有十八个之多,分别是“王、彭、李、许、刘;朱、谢、张、杨、邹;黃、舒、代、程、傅,另有胡、向、涂”。起初村庄定名为“王家集”,是因为王姓较多、又在村中段曾开办起了“鲜鱼交易市场”,周围客商称“王家集”而得名;后来组办“互助组”“合作社”时,改称“王集村”。  

  村后的小河,在杨集地段往北直通汈汊湖;从杨集往东经河岭、王集、庙台,到许家往南过团子湾到汉江北堤的城隍港进汉江,早期成为韩集、新堰、华严等地及沿堤居住的水运商客、汈汊湖渔民往返马口、武汉等地的必经要道。原先的这条小河内生长着菱角、芡实和盖地的青丝草,还有蚌蟹鱼虾成群。河面上大小船只你来我往,昼夜划船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一片欢腾。

  如今的王集村,村前有荷沙公路与汉江平行;村后有新开挖的“南干渠”和“幸福渠”两条渠道,渠旁林木苍翠,渠水清清;村里高楼林立,村湾水泥大道纵横交织,摩托、小轿车喇叭声声;村内建有学校、医院,还有商场、超市、娱乐室;田地里不见耕牛,栽秧割谷机械声声作响,晚上路灯把全村照得通明;村湾前后办有养鸡、养猪场,轧米、磨粉、男女理发都不出村;文化娱乐丰富多彩,文艺表演队、腰鼓队、广场舞等活跃在全村。

  村里的活动也多。先说春节,进入腊月,各家各户趁天气好就动手烫豆皮、揣糍耙、磨汤圆,还准备添置新衣、洗床被;到腊月廿三日,朱姓人家过小年,其地姓氏过小年都在腊月廿四,过小年有糖果敬神,再分发给儿童;从过小年开始多数人家都杀猪、买鱼,还要准备“供盘”。供品一般是一个卤制的猪头,上面放着雕成花形的红萝卜和一条红鲤鱼,还有三碗蒸熟的“扣饭”及三个酒杯、盛酒的酒瓶。小年过后就开始动炒锅,不得超过腊月廿七(流行的一句话是,“妙七不炒八炒八拿刀杀”),同时还熬糖打豆腐;在腊月三十这天,打扫卫生贴春联、扎好“发财把”两个(用芦苇扎成),接着先送“灶神”,再全家人团聚守年。

  到新年初一的清晨3至4点钟,就先在家里敬神,再到门外点燃“发财把”(“发财把”不烧完,留着正月十五到田头地角赶“荒狗野猫”)和冥币纸品,称作“出行”。接着进屋叫孩子们都来“拜年”,先给祖宗打躬作揖,再依次喊“爹爹、婆婆、爸爸、姆妈、伯、叔父、兄、嫂”。自家仪式进行完毕后,年轻人都串乡挨家挨户去拜年。这个活动完后,大家族集中,到已故的祖辈墓地上坟,人们成群结队,相互祝贺“新年快乐”。往后就参加或观看玩龙灯、舞狮子、划彩船、扑蝴蝶、舞蚌壳,还听“讲善书”、看演出。多数孩子忙得一天都忘记了吃饭。

  正月初二给舅舅拜年、正月初三带上孩子去岳父家拜年、正月初四给姑姑们拜年,往后可随意去其他亲戚朋友家拜年。

  总之每年正、二月间文艺活动很满。我还亲自参加了“请七姐看花灯”的活动,它是用一个洗菜的圆形“蔑筲箕”,一头绑上根竹筷子、搭上妇女头上的一条黑丝巾,两人(妇女或儿童)左右端着,在场的人都唱:“请七姐、看花灯......”唱几遍后,筲箕就自己动起来,表示七姐已到,并在沙盘里划圆圈。有人还叫她猜年龄,点下表示一岁……有时猜得很准。这项活动在我心中一直都是一个“谜”。  

  在我的故乡,除春节活动外,还有清明节扫墓、五月初五划龙船、七月十五“月半饭”等三个节日也都有相应活动开展。近些年,按中央统一规定的还有如国庆节、劳动节、中秋节等,活动也各有特色。

  故乡有一批民间传统文化的艺人,特别是“唱楚剧”在十里八乡早就有名气。楚剧艺人王银哇从小就拜师学唱楚剧,他对“生、旦、丑、外各种角色都项项精通,并由他传承了几代人,早期带出的徒弟有叶金全、黄花字、黃忠林、邹祥哇、石梅轩、尹炎林、黄正美(大,小)、朱国海、彭茂发、朱文庭、黄国生、黄正文、黄和尚、黄福元、周才娃等,其中少数人来自刘隔、分水、东七河岭等,当然大多数都是王集的。往后代代传授,他的徒弟有数百人。

  除楚剧艺人外,朱银苟老艺人会制作龙灯、彩船、蝴蝶、蚌壳精,每逢节日这些形式都有专班表演,玩耍时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朱端春除划彩船外,还带出了踩高跷一帮人,划龙舟也是他负责。还有黄忠林,唱楚剧、编创楚剧、曲艺剧本、讲书,也会划彩船。他们都是多才多艺。

  在“文化大革命”前,村里结婚都用专制的轿子迎娶,新娘子坐花桥,抬轿一般4人;媒人坐敝门轿子,抬轿2人,吹喇叭2人、打锣2人、举“高巴”(彩球类)4人,还有1人沿途放鞭炮;另看新娘子嫁妆的多少,一般安排6至8人或抬或挑,新郎随行。迎亲队伍有24或26人左右(回来人数成双数)。新娘子娶回举行拜堂仪式,由两位“礼仪先生”主持,一人司仪、一人读文,拜祖先、拜高堂,三拜四叩才进洞房。洞房内准备有交杯酒、吃红枣,寓意早生贵子。婚期规定三天,第一天杀猪、第二天“上头”(给女方家送去鱼、肉、酒)、第三天娶亲。“文化大革命”后,新娘子到婆家步行。目前又用小轿车迎娶。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故乡的饮食没有特别,解放前不产大米,主食是大麦米、小麦粉,杂粮有高梁、荞麦、粟子、红薯,还有菱白、莲子、芡实、菱角等。茨实和菱角的藤子当顿吃,泥蒿、地米菜也能充饥。这些食物都有益身体。 

  不过真还有年幼吃过的“瓦罐鸡汤”总记在心里。每年开春,父母为了我们长身体,杀一只喂养多年的老母鸡,洗净剁块后装进“尿壶”,放在堂屋中间点燃的一堆麦颖子里,暗火焖上一天一夜,口感鲜美、香气扑鼻。

  其次是自制的“水豆腐”,人工磨碎、石膏点浆,几分钟后沉淀稠聚,舀上一碗,白里带黄,加点糖一溜香甜。

  还有汈汊湖的“白鱔”,极为罕见,宰杀后用一种草才能把外表洗净,切成短筒,锅里不用放油,竖着小火烤熟,柔软酥口。还有“荞麦粑”、“粟米团”等等,各有特色,让人回味。

  我忘不了原先的村间泥道,忘不了那里的父老乡亲。每当我回到故乡,感觉一切都显得熟悉与亲切,感觉已故的亲人还活着,还在关注着自己。我总会有意无意地看看村后的河、渠,去触摸那些伴随自己成长现仍茂盛挺拔的树。

  眷念故乡,也就是让我记住乡愁。美丽的乡愁,韵味长久,岁月荏苒,历久弥香,我离不开故乡那个家园,它是我永远的依赖、永久的根。想念你,我美丽的故乡,祝愿你在未来更加繁荣!


作者 黄树山

汉川市城隍镇王集村人

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

孝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汉川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水是家乡甜,月是故乡明。家乡是游子们回望的圣地,是远走他乡的行者们最坚实的后方,每一次回归都是一次候鸟的迁徙、一次传统文化的回溯、一次对自己身份证明的追逐。故乡,情感的圣地、心灵的家园、灵魂的驻地。

  王集村是我的故乡。我对故乡的眷恋,胜于离开故乡又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城隍、县城,虽然周围高楼林立、街道繁华,缤纷的生活、便利的交通,可我总还是想起自已的故乡。

  年幼时,父母告诉我,村后的一条小河是源于天门一带的来水汇集汈汊湖后,随地势流向自然形成,河堤两岸随之成为四面八方求生人们的居住地。

  定居在这里的户主姓氏,约有十八个之多,分别是“王、彭、李、许、刘;朱、谢、张、杨、邹;黃、舒、代、程、傅,另有胡、向、涂”。起初村庄定名为“王家集”,是因为王姓较多、又在村中段曾开办起了“鲜鱼交易市场”,周围客商称“王家集”而得名;后来组办“互助组”“合作社”时,改称“王集村”。  

  村后的小河,在杨集地段往北直通汈汊湖;从杨集往东经河岭、王集、庙台,到许家往南过团子湾到汉江北堤的城隍港进汉江,早期成为韩集、新堰、华严等地及沿堤居住的水运商客、汈汊湖渔民往返马口、武汉等地的必经要道。原先的这条小河内生长着菱角、芡实和盖地的青丝草,还有蚌蟹鱼虾成群。河面上大小船只你来我往,昼夜划船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一片欢腾。

  如今的王集村,村前有荷沙公路与汉江平行;村后有新开挖的“南干渠”和“幸福渠”两条渠道,渠旁林木苍翠,渠水清清;村里高楼林立,村湾水泥大道纵横交织,摩托、小轿车喇叭声声;村内建有学校、医院,还有商场、超市、娱乐室;田地里不见耕牛,栽秧割谷机械声声作响,晚上路灯把全村照得通明;村湾前后办有养鸡、养猪场,轧米、磨粉、男女理发都不出村;文化娱乐丰富多彩,文艺表演队、腰鼓队、广场舞等活跃在全村。

  村里的活动也多。先说春节,进入腊月,各家各户趁天气好就动手烫豆皮、揣糍耙、磨汤圆,还准备添置新衣、洗床被;到腊月廿三日,朱姓人家过小年,其地姓氏过小年都在腊月廿四,过小年有糖果敬神,再分发给儿童;从过小年开始多数人家都杀猪、买鱼,还要准备“供盘”。供品一般是一个卤制的猪头,上面放着雕成花形的红萝卜和一条红鲤鱼,还有三碗蒸熟的“扣饭”及三个酒杯、盛酒的酒瓶。小年过后就开始动炒锅,不得超过腊月廿七(流行的一句话是,“妙七不炒八炒八拿刀杀”),同时还熬糖打豆腐;在腊月三十这天,打扫卫生贴春联、扎好“发财把”两个(用芦苇扎成),接着先送“灶神”,再全家人团聚守年。

  到新年初一的清晨3至4点钟,就先在家里敬神,再到门外点燃“发财把”(“发财把”不烧完,留着正月十五到田头地角赶“荒狗野猫”)和冥币纸品,称作“出行”。接着进屋叫孩子们都来“拜年”,先给祖宗打躬作揖,再依次喊“爹爹、婆婆、爸爸、姆妈、伯、叔父、兄、嫂”。自家仪式进行完毕后,年轻人都串乡挨家挨户去拜年。这个活动完后,大家族集中,到已故的祖辈墓地上坟,人们成群结队,相互祝贺“新年快乐”。往后就参加或观看玩龙灯、舞狮子、划彩船、扑蝴蝶、舞蚌壳,还听“讲善书”、看演出。多数孩子忙得一天都忘记了吃饭。

  正月初二给舅舅拜年、正月初三带上孩子去岳父家拜年、正月初四给姑姑们拜年,往后可随意去其他亲戚朋友家拜年。

  总之每年正、二月间文艺活动很满。我还亲自参加了“请七姐看花灯”的活动,它是用一个洗菜的圆形“蔑筲箕”,一头绑上根竹筷子、搭上妇女头上的一条黑丝巾,两人(妇女或儿童)左右端着,在场的人都唱:“请七姐、看花灯......”唱几遍后,筲箕就自己动起来,表示七姐已到,并在沙盘里划圆圈。有人还叫她猜年龄,点下表示一岁……有时猜得很准。这项活动在我心中一直都是一个“谜”。  

  在我的故乡,除春节活动外,还有清明节扫墓、五月初五划龙船、七月十五“月半饭”等三个节日也都有相应活动开展。近些年,按中央统一规定的还有如国庆节、劳动节、中秋节等,活动也各有特色。

  故乡有一批民间传统文化的艺人,特别是“唱楚剧”在十里八乡早就有名气。楚剧艺人王银哇从小就拜师学唱楚剧,他对“生、旦、丑、外各种角色都项项精通,并由他传承了几代人,早期带出的徒弟有叶金全、黄花字、黃忠林、邹祥哇、石梅轩、尹炎林、黄正美(大,小)、朱国海、彭茂发、朱文庭、黄国生、黄正文、黄和尚、黄福元、周才娃等,其中少数人来自刘隔、分水、东七河岭等,当然大多数都是王集的。往后代代传授,他的徒弟有数百人。

  除楚剧艺人外,朱银苟老艺人会制作龙灯、彩船、蝴蝶、蚌壳精,每逢节日这些形式都有专班表演,玩耍时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朱端春除划彩船外,还带出了踩高跷一帮人,划龙舟也是他负责。还有黄忠林,唱楚剧、编创楚剧、曲艺剧本、讲书,也会划彩船。他们都是多才多艺。

  在“文化大革命”前,村里结婚都用专制的轿子迎娶,新娘子坐花桥,抬轿一般4人;媒人坐敝门轿子,抬轿2人,吹喇叭2人、打锣2人、举“高巴”(彩球类)4人,还有1人沿途放鞭炮;另看新娘子嫁妆的多少,一般安排6至8人或抬或挑,新郎随行。迎亲队伍有24或26人左右(回来人数成双数)。新娘子娶回举行拜堂仪式,由两位“礼仪先生”主持,一人司仪、一人读文,拜祖先、拜高堂,三拜四叩才进洞房。洞房内准备有交杯酒、吃红枣,寓意早生贵子。婚期规定三天,第一天杀猪、第二天“上头”(给女方家送去鱼、肉、酒)、第三天娶亲。“文化大革命”后,新娘子到婆家步行。目前又用小轿车迎娶。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故乡的饮食没有特别,解放前不产大米,主食是大麦米、小麦粉,杂粮有高梁、荞麦、粟子、红薯,还有菱白、莲子、芡实、菱角等。茨实和菱角的藤子当顿吃,泥蒿、地米菜也能充饥。这些食物都有益身体。 

  不过真还有年幼吃过的“瓦罐鸡汤”总记在心里。每年开春,父母为了我们长身体,杀一只喂养多年的老母鸡,洗净剁块后装进“尿壶”,放在堂屋中间点燃的一堆麦颖子里,暗火焖上一天一夜,口感鲜美、香气扑鼻。

  其次是自制的“水豆腐”,人工磨碎、石膏点浆,几分钟后沉淀稠聚,舀上一碗,白里带黄,加点糖一溜香甜。

  还有汈汊湖的“白鱔”,极为罕见,宰杀后用一种草才能把外表洗净,切成短筒,锅里不用放油,竖着小火烤熟,柔软酥口。还有“荞麦粑”、“粟米团”等等,各有特色,让人回味。

  我忘不了原先的村间泥道,忘不了那里的父老乡亲。每当我回到故乡,感觉一切都显得熟悉与亲切,感觉已故的亲人还活着,还在关注着自己。我总会有意无意地看看村后的河、渠,去触摸那些伴随自己成长现仍茂盛挺拔的树。

  眷念故乡,也就是让我记住乡愁。美丽的乡愁,韵味长久,岁月荏苒,历久弥香,我离不开故乡那个家园,它是我永远的依赖、永久的根。想念你,我美丽的故乡,祝愿你在未来更加繁荣!


作者 黄树山

汉川市城隍镇王集村人

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

孝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汉川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