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美文 | 虎跃龙腾看垌塚

2022-01-17 10:15

多年以前,在湖北汉川随便找一个市民打听,知不知道西伯利亚。他肯定会不假思索地瞪大眼睛,说:知道哇,垌塚么,这么简单的问题,竟然都不知道吗?再问汉川哪里最穷,他会继续把眼睛瞪得更大:垌塚啊!大家不都这么说吗?

时过境迁,现在再问相同的问题,被问到的人会一脸茫然。因为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现在的汉川已经不存在偏远乡镇之说。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古镇垌塚不仅成功摘掉戴了几十年的国家级贫困乡镇的帽子,还华丽跻身汉川最美乡镇的行列。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在100多万汉川市民中,除了土生土长和沾亲带故的,真正到过垌塚的其实很少很少。10年以前汉川市民对于垌塚的认知,主要来自于道听途说。这就好比一些远房亲戚,本来血缘关系就不太亲近,加上交通不便,彼此很少来往。有人问起来,朝西北方向望一望,既有山重水复的遥远,也有隔朝隔代的隔膜。

当然,在过去的好多年,每到年中和年末,垌塚二字会两度成为汉川的热词。年中成为热词,是在中考和高考过后,会从遥远的垌塚传来,又有哪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被一些重点名校录取的消息。古镇虽然遥远且经济欠发达,但是异乎寻常地重视教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是很多经济发达的地方无法比拟的。年末成为热词,是因为大米、荸荠和菱角上市了,汉川城里的大街小巷会响起“卖大米呀卖大米,正宗垌塚出产的国宝大米。”“卖荸荠呀,又大又甜的垌塚荸荠。”“卖菱角啦,老观湖的野生菱角。”这些东西在汉川城极其抢手,深得市民的喜爱。

汉川市民还爱听、爱讲那些充满喜剧色彩和神秘味道的垌塚故事。垌塚地处山区向平原过渡的地带。以最狭窄的同兴村为界,全镇分为上下两片。上片为丘陵岗地,有虎山、裴家山等山丘;下片为平原湖泊,是围垦老观湖和肖严湖而形成的民垸。在那片国土面积近28平方公里、南北长13公里、东西平均宽2公里、最窄处仅600米、形似荆轲刺秦王所用匕首的狭长区域,尽管山都不高,但是很神秘;水也不深,但是清沏得让人记得住乡愁;人口也不多,只有2万多人,但是英才辈出。那山那水那人,演绎出许多精彩纷呈的传奇故事。


垌塚的山尽管都不高,来头却很大,可以和上古神话无缝对接。

以虎山为例,虽然此山的海拔高度只有区区48米,面积也只有1000多亩,其得名却可以追溯到大禹时代。

大禹治水成功后,有一次巡视天下,来到大别山脉,看到老百姓的美丽家园又恢复到治理前洪水滔天的模样,便问是怎么回事。一白发樵翁说:“禹帝治理过后,这里的百姓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后来不知从哪里来了五条龙,呼风唤雨,积水成渊,把这里当作它们的戏水池。它们时而在山前戏水,时而在山后戏珠,大有吞没大别山之势。”大禹听后大发雷霆,欲治五龙之罪。大臣风师和雨伯劝谏说:“治罪惩罚,五龙反会更加猖狂,不利于民,不如规劝五龙,各治一水,引水入海,恢复田园,将功折罪。”大禹应允。风师和雨伯马上传达圣旨:“五龙各治一水,引水入海,还土于民,保佑这方水土风调雨顺,百姓世代平安。禹帝不仅不加惩罚,还将奉为神龙。如若不然,碎尸万段,遗臭万年。”五条龙叩头谢恩,领命而去。

五条龙中,老大是一条金龙,负责治理汊水,即现在的天门河,被封为汊水龙王;老二是黄龙,负责治理涢水,也称府河,被封为涢水龙王;老三是青龙,负责治理溾水,也称京山河或皂市河,被封为溾水龙王;老四是紫龙,负责治理大富水,也称应城河,被封为富水龙王;老五是白龙,负责治理五龙河,也称温水或顺河,被封为顺河龙王。

溾水青龙天性不受约束,无视礼仪和规矩,与京山黑虎臭味相投,结为异姓兄弟。黑虎经常邀约青龙到京山宴饮玩乐,每次都兴师动众、呼风唤雨。民众不堪其扰,上诉天听。禹帝震怒,传旨治罪,将青龙压于五华山下。山神领旨行刑,青龙不甘束手,作困兽犹斗,只听喀喳一声,龙身被压于山下,龙尾如同壁虎的尾巴般被齐齐压断,落到垌塚镇西北10多公里处的天门皂市镇内,化为龙尾山。与青龙一同被处死的黑虎则抛尸于垌塚北部,化作虎山。

受青龙黑虎牵连,千百年来,古镇垌塚如同中了魔咒一般,成为死亡的渊薮,境内出现一座座塚山。根据有案可查的历史资料和地方志记载,垌塚镇内有名的古塚有4处,分别是楚昭王宫女塚、曹操侍妾塚、宋代进士塚和尸骨台。

楚昭王宫女塚大约修建于公元前505年前后。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孙武和伍员率领吴军攻入楚国的郢都,楚昭王弃城西奔,进入云梦泽,被数百名草寇围困。草寇用戈击昭王,幸好有王孙由于和垌姓宫女救驾,昭王才逃过一劫。王孙由于身受重伤,被楚成王时期的令尹孙叔敖显圣救活。垌姓宫女则死于非命。楚昭王复位后,没有忘记她的救驾之功,为她在葬身之地修建了墓塚。遗址在今同兴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附近。该塚外形为圆台形,底部直径30多米,高约10米,塚室面积约100平方米。50年代出土了一批石桌石凳石人石马石碗石杯石壶和象牙筷子等文物,被荆州市博物馆收藏。

曹操侍妾塚,大约修建于东汉建安13年,即公元209年。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当阳长坂坡大胜刘备后,率五千精骑,一日一夜急行军三百里去追赶。追到垌塚,刘备已被关羽和刘琦的水军接应而去。只有精骑没有船只的曹操只得望洋兴叹。在五千精骑中,有一位曹操的垌姓侍妾,因行军劳顿,加之水土不服,染疾而亡,葬身垌塚,遗址在今垌塚小学内。

另据《汉川县志》记载,宋代汉川出了一位进士,名叫垌夫,死后也是安葬在垌塚,遗址在今垌塚中学内,与曹操侍妾塚隔垌塚街相望,相距约60米左右。

这3处墓塚都被张献忠盗掘过。张献忠盗掘楚昭王宫女塚及曹操侍妾塚时,均见棺内灌满水银,女尸面色红润,遂令军士就地掩埋内。楚昭王宫女塚于1952年被挖掉。曹操侍妾塚和垌夫塚分别于1958年至1971年被当地农民先后挖掉。

垌塚还有一处云遮雾绕的古塚——尸骨台。对于这处古塚的来源,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曹操挑起赤壁之战后,在垌塚(当时的名称为乌林)遭遇孙刘联军的伏击和火攻,“(曹军)士卒饥疫,死者大半”(见《三国志》)。那些为了成就一将功成的万千将士,抛尸于此,遂成尸骨台。另一种说法是,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嗜杀成性的张献忠在垌塚盗掘古塚后,顺手血洗垌塚,见人就杀,基本没有留下活口。后来避难返乡的人们将累累尸骨收集到一起,命名为尸骨台。或许这两种说法都是成立的,先后曹军的尸骨台,后有本地居民的尸骨台,二者只有时代的差别,地点则是高度重合的。解放后人们挖台造田,挖到台下2.5米深处,挖出大量的人骨渣和骨核,还有青铜镜和圆形的铜扣子。当地人觉得尸骨台这个地名不吉利,就改为司鼓台或四姑台。有外客来访,当地人会领着去看。当然现在只能看到大致的方位,埋骨的高台已于1958年被挖平。

除了这些有据可查的塚台之外,在提倡厚葬的封建社会,在以塚为名的古镇,过去曾经到处都是累累墓塚,每座塚前都有墓碑。破“四旧”时,墓碑被统一收集起来,加工成铺筑街道的石板。后来修建水泥街道,又被改作成下水道的底板和盖板。以后多次翻修垌塚老街,好多墓碑都已残破或散失,留存下来的那些石板上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辨。仔细研究,发现那些文字记录的墓塚主人的生卒时间,竟然早至唐宋,晚到民国和解放初期。这也充分表明,垌塚一词是非常讲究的,包含着极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值得后人深入发掘。

不知道还有哪些没有留下名姓的人士长眠在垌塚的地下。那片走出过共和国开国少将唐金龙的神秘土地,不知养育了多少慷慨悲壮之士。那里流传的故事和传说,经过岁月的洗礼,如同顽石被炼成真金,总能引发后人无尽的遐想和怀古之幽思。

垌塚镇上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说,他们曾经看到过隐藏在五龙河中的白龙。

垌塚是一个对水特别敏感的地方。既严重缺水,又容易因水成灾。

严重缺水,是因为独特的地质条件所致。

2011年筹建镇自来水厂,请鄂东北地质大队到镇里打井找水。选了好几处地方,打到地下1000米以下,到处都是岩石。最后在同兴村的西边,天门市胡市镇境内找到了一条地下河,沿着这条地下河打了10多口井,以此为水源,建成了垌塚镇自来水厂。自来水厂运行不到5年,地下河水被抽干,只得又在汉北河以南新堰镇的地盘上打井取水。仅仅只是一河之隔,在新堰镇打到地下80米处,就有甜水源源不断地汨汨而出。造物主如此安排,既让人心生万千感慨,又感觉无以言表,欲说还休。

容易因水成灾,是因为穿越全镇、将垌塚与应城市陈河和义河镇自然隔开的五龙河中隐藏着一条白龙。

按照禹帝的圣旨,白龙造出了五龙河,并在五龙河注入汈汊湖的入口处,造出了与汈汊湖融为一体的老观湖。此后白龙到东海朝拜,只须顺风顺水而去,不必上天入地,引来疾风暴雨。

由于造河时白龙年龄尚幼,身小力薄,只能避硬就软,所以那条全长30多公里的河流造得蜿蜒曲折,造出了99道弯。

沧海桑田的变化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生。1969年冬天开挖汉北河,次年5月建成通水。汉北河流域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受益,从此免去水患灾害。可是五龙河和老观湖却因高耸的汉北河大堤阻隔,被活生生从汈汊湖的原始湖泊体系中剥离出来。老观湖成为五龙河这个独立小流域的蓄洪区。从1975年开始,五龙河和老观湖沿岸民众围河围湖大规模造田,水域面积由10多万亩锐减到不足2万亩。

不断缩小的面积,怎么容得下不断长大的白龙呢?因面成书于2010年的《垌塚镇志》记载,从1970年至2010年的40年间,在五龙河两岸,老观湖周边,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多达10次,平均4年出现一次,灾害频率高居全国首位。

白龙最近一次现身,是在2016年。那年汛期,五龙河和老观湖的水情、雨情十分特殊,水位高,降雨量集中,来水猛,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整个梅雨季节,没有哪一天完全停止过降雨,总降雨量达到800多毫米,是正常年份的2—3倍。7月25日下午16时,从老观湖东岸的应城市义和镇西堤上传来声闻数里的“嗡˜轰˜轰˜”、“轰˜隆˜隆˜”的巨大声响。有经验的人们都清楚,这是白龙生气,又有地方倒口了。过去听到这种声音,往往是在午夜时分,这一次竟然在大白天听到了。人们拿起钢叉、铁锹,朝着发出巨大声响的地方跑去,想一睹白龙的风采。

来到老观湖边,果然看见一条白龙在天地间跳跃着,巨大的龙头直接东方的彩虹,若隐若现的龙尾联接着西天的云霞,龙身横跨整个老观湖,在不断地横冲直撞着,把号称固若金汤的义河西堤撕扯出一个宽达200多米、深不见底的巨大豁口。通过这一个、以及前一段时间撕扯出的一大批豁口,把垌塚、陈河和义河3镇绝大部分的国土面积都淹没到水下,把五龙河和老观湖的水域面积又一次暂时扩充到10万亩以上。在人们闻讯赶来后,白龙仍然没有善罢干休,还在张牙舞爪、翻江倒海。它的每一次呼吸,都直接导致老观湖水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潮涨潮落,起起伏伏,吓得湖里的游鱼往空中岸上活蹦乱跳,惹得数万只鸥鹭成群结队,上下翻飞。

有人高喊:好多鱼,好大的鱼,赶紧捕,赶快杀。一些年轻人纷纷举起钢叉和铁锹,冲向堤边,准备捕杀那些鱼。这时,一位老人站出来大声疾呼:不能捕不能杀,这些鱼都是白龙的随从,之所以这样惊慌失措地活蹦乱跳,是因为龙王爷生气了。我们要向龙王爷忏悔请罪,不该贪得无厌,不该无休止地围垦龙王爷的地盘。

听罢此言,噪动的人群安静下来,放下手中的武器,默默祈祷,静静地等待着龙王爷平息愤怒,安静离开。

说来也巧,自从白龙现身后,风停了,雨住了,水位开始下降。五龙河和老观湖流域从那天开始,正式由防汛抗灾转入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据说现在垌塚、陈河和义河3镇充分吸取经验教训,决定退田还河、退垸还湖。

这个决策是极其英明的。作为龙的传人,确实不应该无节制地争抢龙王爷的地盘。纵然脾气再温顺,龙王爷终究还是有个性的。一旦把它惹恼了,后果会很严重。

在融媒体时代,故事的来源不再仅仅依靠道听途说和口口相传。有文字、有声音、有图像的新媒体,会在第一时间把现实生活中的精彩故事,活灵活现地向四面八方传播。

现在垌塚的故事就上演到了中央电视台的萤屏上。2021年秋天,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三农群英汇》栏目组慕名走进虎山,专题讲述了老“桃王”严同元发展黄桃种植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的创业故事。

2015年,农技员出身的严同元决心躬耕山村再就业。在科技部门的支持下,他对土地进行勘察,发现虎山的土质适合种植果树,于是决定从上海市农科院引进“锦绣黄桃”这一新品种。

荒芜的虎山水电路均不通。周边的虎山、王畈、新华等村都是产业薄弱村。立志“在荒山上种出金蛋”的严同元注册成立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的模式,吸收虎山周边300余户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村集体资金入股分红、劳动力基地务工等不同形式,参与黄桃产业发展。很快,黄大圆、甜脆香、金灿灿的黄桃为虎山带来了生机,曾经的荒坡岗逐渐变成了花果山。

黄桃逐渐挂果,丰收在望,果农以为可以小赚一笔时,黄桃价格却一路走低,每斤四块钱的地头价不够收回一季的成本,20万斤黄桃滞销。为了黄桃产业的健康发展,老严游说已是职业经理人的儿子严立回乡创业,破解销售难题。

临危受命的严立不负众望,通过线下采摘团购、线上电商销售、省内外市场同步开拓等措施,不仅将虎山周边的黄桃面积发展到3200余亩,黄桃的品质和价格也都有了保障,2021年总产值达3500万元,真正把黄桃种成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蛋”。

现在的垌塚镇,像严同元和严立这样的能人不是1个2个,而是成群结队,不断涌现。有把公司做到上市的天顺集团公司董事长严俊旭,有把垌塚的优秀大米俏销到全国各地的大地米业公司老总裴金刚,有把花卉苖木栽培得花团锦簇的吴水坤和林红星,有把中华长绒蟹养得与国内知名大闸蟹不相上下的陈涛,还有把鸡鸭鹅养得供不应求的李小新……这些人个个身怀绝技,每个人的创业故事都可圈可点、生动精彩。那些故事就像虎山,虽然不高,却妙趣横生;像五龙河,尽管清浅,却源远流长,百折不回。

(作者祁怀清,男,1970年7月生,湖北汉川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武汉大学。历任汉川市中洲农场、庙头镇、垌塚镇和刘家隔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现任汉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乡土作家。曾在《人民日报》、《瞭望》、《农民日报》、《中国建设报》、《湖北日报》、《政策》等报刊杂志和新媒体上发表多篇散文随笔。)


多年以前,在湖北汉川随便找一个市民打听,知不知道西伯利亚。他肯定会不假思索地瞪大眼睛,说:知道哇,垌塚么,这么简单的问题,竟然都不知道吗?再问汉川哪里最穷,他会继续把眼睛瞪得更大:垌塚啊!大家不都这么说吗?

时过境迁,现在再问相同的问题,被问到的人会一脸茫然。因为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现在的汉川已经不存在偏远乡镇之说。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古镇垌塚不仅成功摘掉戴了几十年的国家级贫困乡镇的帽子,还华丽跻身汉川最美乡镇的行列。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在100多万汉川市民中,除了土生土长和沾亲带故的,真正到过垌塚的其实很少很少。10年以前汉川市民对于垌塚的认知,主要来自于道听途说。这就好比一些远房亲戚,本来血缘关系就不太亲近,加上交通不便,彼此很少来往。有人问起来,朝西北方向望一望,既有山重水复的遥远,也有隔朝隔代的隔膜。

当然,在过去的好多年,每到年中和年末,垌塚二字会两度成为汉川的热词。年中成为热词,是在中考和高考过后,会从遥远的垌塚传来,又有哪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被一些重点名校录取的消息。古镇虽然遥远且经济欠发达,但是异乎寻常地重视教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是很多经济发达的地方无法比拟的。年末成为热词,是因为大米、荸荠和菱角上市了,汉川城里的大街小巷会响起“卖大米呀卖大米,正宗垌塚出产的国宝大米。”“卖荸荠呀,又大又甜的垌塚荸荠。”“卖菱角啦,老观湖的野生菱角。”这些东西在汉川城极其抢手,深得市民的喜爱。

汉川市民还爱听、爱讲那些充满喜剧色彩和神秘味道的垌塚故事。垌塚地处山区向平原过渡的地带。以最狭窄的同兴村为界,全镇分为上下两片。上片为丘陵岗地,有虎山、裴家山等山丘;下片为平原湖泊,是围垦老观湖和肖严湖而形成的民垸。在那片国土面积近28平方公里、南北长13公里、东西平均宽2公里、最窄处仅600米、形似荆轲刺秦王所用匕首的狭长区域,尽管山都不高,但是很神秘;水也不深,但是清沏得让人记得住乡愁;人口也不多,只有2万多人,但是英才辈出。那山那水那人,演绎出许多精彩纷呈的传奇故事。


垌塚的山尽管都不高,来头却很大,可以和上古神话无缝对接。

以虎山为例,虽然此山的海拔高度只有区区48米,面积也只有1000多亩,其得名却可以追溯到大禹时代。

大禹治水成功后,有一次巡视天下,来到大别山脉,看到老百姓的美丽家园又恢复到治理前洪水滔天的模样,便问是怎么回事。一白发樵翁说:“禹帝治理过后,这里的百姓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后来不知从哪里来了五条龙,呼风唤雨,积水成渊,把这里当作它们的戏水池。它们时而在山前戏水,时而在山后戏珠,大有吞没大别山之势。”大禹听后大发雷霆,欲治五龙之罪。大臣风师和雨伯劝谏说:“治罪惩罚,五龙反会更加猖狂,不利于民,不如规劝五龙,各治一水,引水入海,恢复田园,将功折罪。”大禹应允。风师和雨伯马上传达圣旨:“五龙各治一水,引水入海,还土于民,保佑这方水土风调雨顺,百姓世代平安。禹帝不仅不加惩罚,还将奉为神龙。如若不然,碎尸万段,遗臭万年。”五条龙叩头谢恩,领命而去。

五条龙中,老大是一条金龙,负责治理汊水,即现在的天门河,被封为汊水龙王;老二是黄龙,负责治理涢水,也称府河,被封为涢水龙王;老三是青龙,负责治理溾水,也称京山河或皂市河,被封为溾水龙王;老四是紫龙,负责治理大富水,也称应城河,被封为富水龙王;老五是白龙,负责治理五龙河,也称温水或顺河,被封为顺河龙王。

溾水青龙天性不受约束,无视礼仪和规矩,与京山黑虎臭味相投,结为异姓兄弟。黑虎经常邀约青龙到京山宴饮玩乐,每次都兴师动众、呼风唤雨。民众不堪其扰,上诉天听。禹帝震怒,传旨治罪,将青龙压于五华山下。山神领旨行刑,青龙不甘束手,作困兽犹斗,只听喀喳一声,龙身被压于山下,龙尾如同壁虎的尾巴般被齐齐压断,落到垌塚镇西北10多公里处的天门皂市镇内,化为龙尾山。与青龙一同被处死的黑虎则抛尸于垌塚北部,化作虎山。

受青龙黑虎牵连,千百年来,古镇垌塚如同中了魔咒一般,成为死亡的渊薮,境内出现一座座塚山。根据有案可查的历史资料和地方志记载,垌塚镇内有名的古塚有4处,分别是楚昭王宫女塚、曹操侍妾塚、宋代进士塚和尸骨台。

楚昭王宫女塚大约修建于公元前505年前后。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孙武和伍员率领吴军攻入楚国的郢都,楚昭王弃城西奔,进入云梦泽,被数百名草寇围困。草寇用戈击昭王,幸好有王孙由于和垌姓宫女救驾,昭王才逃过一劫。王孙由于身受重伤,被楚成王时期的令尹孙叔敖显圣救活。垌姓宫女则死于非命。楚昭王复位后,没有忘记她的救驾之功,为她在葬身之地修建了墓塚。遗址在今同兴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附近。该塚外形为圆台形,底部直径30多米,高约10米,塚室面积约100平方米。50年代出土了一批石桌石凳石人石马石碗石杯石壶和象牙筷子等文物,被荆州市博物馆收藏。

曹操侍妾塚,大约修建于东汉建安13年,即公元209年。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当阳长坂坡大胜刘备后,率五千精骑,一日一夜急行军三百里去追赶。追到垌塚,刘备已被关羽和刘琦的水军接应而去。只有精骑没有船只的曹操只得望洋兴叹。在五千精骑中,有一位曹操的垌姓侍妾,因行军劳顿,加之水土不服,染疾而亡,葬身垌塚,遗址在今垌塚小学内。

另据《汉川县志》记载,宋代汉川出了一位进士,名叫垌夫,死后也是安葬在垌塚,遗址在今垌塚中学内,与曹操侍妾塚隔垌塚街相望,相距约60米左右。

这3处墓塚都被张献忠盗掘过。张献忠盗掘楚昭王宫女塚及曹操侍妾塚时,均见棺内灌满水银,女尸面色红润,遂令军士就地掩埋内。楚昭王宫女塚于1952年被挖掉。曹操侍妾塚和垌夫塚分别于1958年至1971年被当地农民先后挖掉。

垌塚还有一处云遮雾绕的古塚——尸骨台。对于这处古塚的来源,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曹操挑起赤壁之战后,在垌塚(当时的名称为乌林)遭遇孙刘联军的伏击和火攻,“(曹军)士卒饥疫,死者大半”(见《三国志》)。那些为了成就一将功成的万千将士,抛尸于此,遂成尸骨台。另一种说法是,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嗜杀成性的张献忠在垌塚盗掘古塚后,顺手血洗垌塚,见人就杀,基本没有留下活口。后来避难返乡的人们将累累尸骨收集到一起,命名为尸骨台。或许这两种说法都是成立的,先后曹军的尸骨台,后有本地居民的尸骨台,二者只有时代的差别,地点则是高度重合的。解放后人们挖台造田,挖到台下2.5米深处,挖出大量的人骨渣和骨核,还有青铜镜和圆形的铜扣子。当地人觉得尸骨台这个地名不吉利,就改为司鼓台或四姑台。有外客来访,当地人会领着去看。当然现在只能看到大致的方位,埋骨的高台已于1958年被挖平。

除了这些有据可查的塚台之外,在提倡厚葬的封建社会,在以塚为名的古镇,过去曾经到处都是累累墓塚,每座塚前都有墓碑。破“四旧”时,墓碑被统一收集起来,加工成铺筑街道的石板。后来修建水泥街道,又被改作成下水道的底板和盖板。以后多次翻修垌塚老街,好多墓碑都已残破或散失,留存下来的那些石板上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辨。仔细研究,发现那些文字记录的墓塚主人的生卒时间,竟然早至唐宋,晚到民国和解放初期。这也充分表明,垌塚一词是非常讲究的,包含着极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值得后人深入发掘。

不知道还有哪些没有留下名姓的人士长眠在垌塚的地下。那片走出过共和国开国少将唐金龙的神秘土地,不知养育了多少慷慨悲壮之士。那里流传的故事和传说,经过岁月的洗礼,如同顽石被炼成真金,总能引发后人无尽的遐想和怀古之幽思。

垌塚镇上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说,他们曾经看到过隐藏在五龙河中的白龙。

垌塚是一个对水特别敏感的地方。既严重缺水,又容易因水成灾。

严重缺水,是因为独特的地质条件所致。

2011年筹建镇自来水厂,请鄂东北地质大队到镇里打井找水。选了好几处地方,打到地下1000米以下,到处都是岩石。最后在同兴村的西边,天门市胡市镇境内找到了一条地下河,沿着这条地下河打了10多口井,以此为水源,建成了垌塚镇自来水厂。自来水厂运行不到5年,地下河水被抽干,只得又在汉北河以南新堰镇的地盘上打井取水。仅仅只是一河之隔,在新堰镇打到地下80米处,就有甜水源源不断地汨汨而出。造物主如此安排,既让人心生万千感慨,又感觉无以言表,欲说还休。

容易因水成灾,是因为穿越全镇、将垌塚与应城市陈河和义河镇自然隔开的五龙河中隐藏着一条白龙。

按照禹帝的圣旨,白龙造出了五龙河,并在五龙河注入汈汊湖的入口处,造出了与汈汊湖融为一体的老观湖。此后白龙到东海朝拜,只须顺风顺水而去,不必上天入地,引来疾风暴雨。

由于造河时白龙年龄尚幼,身小力薄,只能避硬就软,所以那条全长30多公里的河流造得蜿蜒曲折,造出了99道弯。

沧海桑田的变化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生。1969年冬天开挖汉北河,次年5月建成通水。汉北河流域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受益,从此免去水患灾害。可是五龙河和老观湖却因高耸的汉北河大堤阻隔,被活生生从汈汊湖的原始湖泊体系中剥离出来。老观湖成为五龙河这个独立小流域的蓄洪区。从1975年开始,五龙河和老观湖沿岸民众围河围湖大规模造田,水域面积由10多万亩锐减到不足2万亩。

不断缩小的面积,怎么容得下不断长大的白龙呢?因面成书于2010年的《垌塚镇志》记载,从1970年至2010年的40年间,在五龙河两岸,老观湖周边,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多达10次,平均4年出现一次,灾害频率高居全国首位。

白龙最近一次现身,是在2016年。那年汛期,五龙河和老观湖的水情、雨情十分特殊,水位高,降雨量集中,来水猛,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整个梅雨季节,没有哪一天完全停止过降雨,总降雨量达到800多毫米,是正常年份的2—3倍。7月25日下午16时,从老观湖东岸的应城市义和镇西堤上传来声闻数里的“嗡˜轰˜轰˜”、“轰˜隆˜隆˜”的巨大声响。有经验的人们都清楚,这是白龙生气,又有地方倒口了。过去听到这种声音,往往是在午夜时分,这一次竟然在大白天听到了。人们拿起钢叉、铁锹,朝着发出巨大声响的地方跑去,想一睹白龙的风采。

来到老观湖边,果然看见一条白龙在天地间跳跃着,巨大的龙头直接东方的彩虹,若隐若现的龙尾联接着西天的云霞,龙身横跨整个老观湖,在不断地横冲直撞着,把号称固若金汤的义河西堤撕扯出一个宽达200多米、深不见底的巨大豁口。通过这一个、以及前一段时间撕扯出的一大批豁口,把垌塚、陈河和义河3镇绝大部分的国土面积都淹没到水下,把五龙河和老观湖的水域面积又一次暂时扩充到10万亩以上。在人们闻讯赶来后,白龙仍然没有善罢干休,还在张牙舞爪、翻江倒海。它的每一次呼吸,都直接导致老观湖水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潮涨潮落,起起伏伏,吓得湖里的游鱼往空中岸上活蹦乱跳,惹得数万只鸥鹭成群结队,上下翻飞。

有人高喊:好多鱼,好大的鱼,赶紧捕,赶快杀。一些年轻人纷纷举起钢叉和铁锹,冲向堤边,准备捕杀那些鱼。这时,一位老人站出来大声疾呼:不能捕不能杀,这些鱼都是白龙的随从,之所以这样惊慌失措地活蹦乱跳,是因为龙王爷生气了。我们要向龙王爷忏悔请罪,不该贪得无厌,不该无休止地围垦龙王爷的地盘。

听罢此言,噪动的人群安静下来,放下手中的武器,默默祈祷,静静地等待着龙王爷平息愤怒,安静离开。

说来也巧,自从白龙现身后,风停了,雨住了,水位开始下降。五龙河和老观湖流域从那天开始,正式由防汛抗灾转入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据说现在垌塚、陈河和义河3镇充分吸取经验教训,决定退田还河、退垸还湖。

这个决策是极其英明的。作为龙的传人,确实不应该无节制地争抢龙王爷的地盘。纵然脾气再温顺,龙王爷终究还是有个性的。一旦把它惹恼了,后果会很严重。

在融媒体时代,故事的来源不再仅仅依靠道听途说和口口相传。有文字、有声音、有图像的新媒体,会在第一时间把现实生活中的精彩故事,活灵活现地向四面八方传播。

现在垌塚的故事就上演到了中央电视台的萤屏上。2021年秋天,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三农群英汇》栏目组慕名走进虎山,专题讲述了老“桃王”严同元发展黄桃种植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的创业故事。

2015年,农技员出身的严同元决心躬耕山村再就业。在科技部门的支持下,他对土地进行勘察,发现虎山的土质适合种植果树,于是决定从上海市农科院引进“锦绣黄桃”这一新品种。

荒芜的虎山水电路均不通。周边的虎山、王畈、新华等村都是产业薄弱村。立志“在荒山上种出金蛋”的严同元注册成立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的模式,吸收虎山周边300余户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村集体资金入股分红、劳动力基地务工等不同形式,参与黄桃产业发展。很快,黄大圆、甜脆香、金灿灿的黄桃为虎山带来了生机,曾经的荒坡岗逐渐变成了花果山。

黄桃逐渐挂果,丰收在望,果农以为可以小赚一笔时,黄桃价格却一路走低,每斤四块钱的地头价不够收回一季的成本,20万斤黄桃滞销。为了黄桃产业的健康发展,老严游说已是职业经理人的儿子严立回乡创业,破解销售难题。

临危受命的严立不负众望,通过线下采摘团购、线上电商销售、省内外市场同步开拓等措施,不仅将虎山周边的黄桃面积发展到3200余亩,黄桃的品质和价格也都有了保障,2021年总产值达3500万元,真正把黄桃种成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蛋”。

现在的垌塚镇,像严同元和严立这样的能人不是1个2个,而是成群结队,不断涌现。有把公司做到上市的天顺集团公司董事长严俊旭,有把垌塚的优秀大米俏销到全国各地的大地米业公司老总裴金刚,有把花卉苖木栽培得花团锦簇的吴水坤和林红星,有把中华长绒蟹养得与国内知名大闸蟹不相上下的陈涛,还有把鸡鸭鹅养得供不应求的李小新……这些人个个身怀绝技,每个人的创业故事都可圈可点、生动精彩。那些故事就像虎山,虽然不高,却妙趣横生;像五龙河,尽管清浅,却源远流长,百折不回。

(作者祁怀清,男,1970年7月生,湖北汉川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武汉大学。历任汉川市中洲农场、庙头镇、垌塚镇和刘家隔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现任汉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乡土作家。曾在《人民日报》、《瞭望》、《农民日报》、《中国建设报》、《湖北日报》、《政策》等报刊杂志和新媒体上发表多篇散文随笔。)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