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综合】提成色 增后劲 强韧劲 汉川产业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支撑力

2022-06-17 10:26

在今年上半场的经济角逐中,汉川承压而上、稳中有进,工业稳定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不减。

在加快“工业强市”的道路上,汉川聚焦十大重点产业提成色、增后劲、强韧劲,推动工业经济从蓄势走向倍增。近日,记者走进汉川,寻找产业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支撑力。

年产值6年增长17倍

支撑力:技改焕新

6月7日,双桥(湖北)有限公司的“绿色工厂”里,一片火热生产场景。在华中地区,食品巨头所需要的高端淀粉糖,70%都出自于这里。

2015年落户汉川后,双桥的发展就开启了“奔跑模式”——年产值从4700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8.87亿元,增长17倍。

如何做到的?核心便是技改扩能。

双桥先后实施3次扩能项目,年产能从10万吨增至20万吨、40万吨,再到去年的60万吨,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淀粉糖生产基地。

每一次扩能,都伴随着技改升级。通过引进世界先进设备技术,双桥不断为“甜蜜”赋能,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例如,引进国内首套ICX系统,它能将废水中85%的有机物转换成沼气,再燃烧转化为蒸汽供厂区使用,实现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每年可节约成本200余万元。双桥也因此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通过技改扩能走上新发展之路的,远不止双桥一家企业。

近年来,汉川市以工业经济倍增计划为抓手,为产业“强筋壮骨”。其中便包括落实“黄金28条”,在技术改造、争创示范试点、数字化转型、上市融资、品牌创建等28个方面给予企业“真金白银”支持。

2021年度,全市共兑现“黄金28条”奖励性资金3317.3万元,助推企业向智能化升级、集群化发展、服务化延伸、绿色化转型、安全化管控。

传统产业技改成效显著。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3年里逾8成的纺织企业实施技改扩能。2021年,汉川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8%。

今年初,汉川修订出台《汉川市工业经济倍增行动方案(2022-2026年)》,提出新目标:确保每年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大力实施智能化改造、信息化改造、迭代升级改造,确保5年内产业链关联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

新一轮技改政策激发了企业的技改动力,目前全市在建技改项目共有9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个。

17家企业跻身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支撑力:种子培育

4月,省经信厅发布2022年度省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下简称“小巨人”)名单,汉川市17家企业上榜。这也是近年来汉川申报省级“小巨人”,认定数量最多的一批。

截至目前,汉川共有国家级“小巨人”4家、省级“小巨人”37家。而就在2年前,汉川“小巨人”的数量还是0。

2020年夏,当夏宸禹在国家工信部网站上看到第二批国家级“小巨人”申报的信息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汉川肯定行!“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中的领头羊,而“小巨人”又是“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仪仪者。

选“小巨人”,就是优中选优。

夏宸禹是汉川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信息技术股负责人,对全市中小企业了如指掌。他很快筛选出了427家“种子选手”,又从中锁定2家最有可能冲刺国家级“小巨人”的企业——恒大包装和祥源新材。

一开始,企业有些“望而却步”,认为自身实力与“国家队”还有差距。

夏宸禹拿着申报要求一一比对。论规模,年产值都在1亿-4亿元的区间内;论填补产业空白,二者都有所长;论市场占有率,均做到了细分领域全省第一;论发明专利,更是远超指标数……企业信心倍增。

几个月后,两家企业顺利路身第二批国家级“小巨人”。汉川市也将更多目光放在“专精特新”企业的梯度培育上来,将那些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企业列人“培育库”,从技术创新、人才引进、要素保障、申报咨询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

2021年,汉川又有两家企业脐身“国家队”,省级“小巨人”的数量也从0家增长至20家。

眼下,这些“小巨人”们正在不断释放“大能量”。它们领军行业,有20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位居所在行业的全省第一,占比超5成。

6家企业出口“破零”

支撑力:外贸增长

3月,湖北鑫拓航纸塑包装有限公司“试水”出口业务,首笔海外订单成功出货。“两条腿(内、外贸)走路,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公司负责人表示。

1-5月,汉川共有11家企业获出口资质,6家企业实现出口“破零”,全市出口总额达1.31亿美元,同比增长19.1%。纱线、童车、皮草等产品乘船远航,销往世界各个角落。

出口“破零”企业增多,体量日益强大,得益于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搭建。去年,汉川成立外贸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初期,帮助企业办理备案、退税、核销、报关等服务;当企业有进出口实绩后,则跟踪提供退税、市场开拓、融资、培训咨询等服务。

“取消外贸备案环节,其他项目备案全程网上办理,极大简化了办理流程。”汉川市商务局外贸科负责人钟守城表示,各项备案办理时限大大缩减,企业通过线上申报当日即可办理完毕。

当年,汉川的外贸业务实现强劲增长,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35亿美元,增长30.4%;其中出口6.26亿美元,同比增长31%。

今年初,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实施,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成员国组成了全球最大的自贸区。这也标志着跨国合作门槛降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流动将更加便捷。

乘着RCEP的“东风”,汉川加快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一方面组织外贸企业参与宣介培训,抢抓机遇、练好“内功”,积极融入RCEP大市场;另一方面加快与宁波港“铁海联运”“汉新欧”国际铁路货运大通道的深度合作,破解出口“订舱难”“出货难”问题,帮助企业快速回笼资金,实现良性发展。

(来源:湖北日报)







在今年上半场的经济角逐中,汉川承压而上、稳中有进,工业稳定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不减。

在加快“工业强市”的道路上,汉川聚焦十大重点产业提成色、增后劲、强韧劲,推动工业经济从蓄势走向倍增。近日,记者走进汉川,寻找产业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支撑力。

年产值6年增长17倍

支撑力:技改焕新

6月7日,双桥(湖北)有限公司的“绿色工厂”里,一片火热生产场景。在华中地区,食品巨头所需要的高端淀粉糖,70%都出自于这里。

2015年落户汉川后,双桥的发展就开启了“奔跑模式”——年产值从4700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8.87亿元,增长17倍。

如何做到的?核心便是技改扩能。

双桥先后实施3次扩能项目,年产能从10万吨增至20万吨、40万吨,再到去年的60万吨,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淀粉糖生产基地。

每一次扩能,都伴随着技改升级。通过引进世界先进设备技术,双桥不断为“甜蜜”赋能,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例如,引进国内首套ICX系统,它能将废水中85%的有机物转换成沼气,再燃烧转化为蒸汽供厂区使用,实现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每年可节约成本200余万元。双桥也因此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通过技改扩能走上新发展之路的,远不止双桥一家企业。

近年来,汉川市以工业经济倍增计划为抓手,为产业“强筋壮骨”。其中便包括落实“黄金28条”,在技术改造、争创示范试点、数字化转型、上市融资、品牌创建等28个方面给予企业“真金白银”支持。

2021年度,全市共兑现“黄金28条”奖励性资金3317.3万元,助推企业向智能化升级、集群化发展、服务化延伸、绿色化转型、安全化管控。

传统产业技改成效显著。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3年里逾8成的纺织企业实施技改扩能。2021年,汉川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8%。

今年初,汉川修订出台《汉川市工业经济倍增行动方案(2022-2026年)》,提出新目标:确保每年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大力实施智能化改造、信息化改造、迭代升级改造,确保5年内产业链关联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

新一轮技改政策激发了企业的技改动力,目前全市在建技改项目共有9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个。

17家企业跻身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支撑力:种子培育

4月,省经信厅发布2022年度省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下简称“小巨人”)名单,汉川市17家企业上榜。这也是近年来汉川申报省级“小巨人”,认定数量最多的一批。

截至目前,汉川共有国家级“小巨人”4家、省级“小巨人”37家。而就在2年前,汉川“小巨人”的数量还是0。

2020年夏,当夏宸禹在国家工信部网站上看到第二批国家级“小巨人”申报的信息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汉川肯定行!“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中的领头羊,而“小巨人”又是“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仪仪者。

选“小巨人”,就是优中选优。

夏宸禹是汉川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信息技术股负责人,对全市中小企业了如指掌。他很快筛选出了427家“种子选手”,又从中锁定2家最有可能冲刺国家级“小巨人”的企业——恒大包装和祥源新材。

一开始,企业有些“望而却步”,认为自身实力与“国家队”还有差距。

夏宸禹拿着申报要求一一比对。论规模,年产值都在1亿-4亿元的区间内;论填补产业空白,二者都有所长;论市场占有率,均做到了细分领域全省第一;论发明专利,更是远超指标数……企业信心倍增。

几个月后,两家企业顺利路身第二批国家级“小巨人”。汉川市也将更多目光放在“专精特新”企业的梯度培育上来,将那些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企业列人“培育库”,从技术创新、人才引进、要素保障、申报咨询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

2021年,汉川又有两家企业脐身“国家队”,省级“小巨人”的数量也从0家增长至20家。

眼下,这些“小巨人”们正在不断释放“大能量”。它们领军行业,有20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位居所在行业的全省第一,占比超5成。

6家企业出口“破零”

支撑力:外贸增长

3月,湖北鑫拓航纸塑包装有限公司“试水”出口业务,首笔海外订单成功出货。“两条腿(内、外贸)走路,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公司负责人表示。

1-5月,汉川共有11家企业获出口资质,6家企业实现出口“破零”,全市出口总额达1.31亿美元,同比增长19.1%。纱线、童车、皮草等产品乘船远航,销往世界各个角落。

出口“破零”企业增多,体量日益强大,得益于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搭建。去年,汉川成立外贸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初期,帮助企业办理备案、退税、核销、报关等服务;当企业有进出口实绩后,则跟踪提供退税、市场开拓、融资、培训咨询等服务。

“取消外贸备案环节,其他项目备案全程网上办理,极大简化了办理流程。”汉川市商务局外贸科负责人钟守城表示,各项备案办理时限大大缩减,企业通过线上申报当日即可办理完毕。

当年,汉川的外贸业务实现强劲增长,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35亿美元,增长30.4%;其中出口6.26亿美元,同比增长31%。

今年初,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实施,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成员国组成了全球最大的自贸区。这也标志着跨国合作门槛降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流动将更加便捷。

乘着RCEP的“东风”,汉川加快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一方面组织外贸企业参与宣介培训,抢抓机遇、练好“内功”,积极融入RCEP大市场;另一方面加快与宁波港“铁海联运”“汉新欧”国际铁路货运大通道的深度合作,破解出口“订舱难”“出货难”问题,帮助企业快速回笼资金,实现良性发展。

(来源:湖北日报)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