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刘家隔镇逼驾台村:剪纸里的乡村梦

2023-09-28 09:45

一把剪刀,几张纸红。纸随剪转,心随纸动。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浓厚隽永,薪火传承。

85岁的“剪纸爷爷”张安滔,是刘家隔镇一名有着56年党龄的老党员。“莫道桑榆晚,红霞尚满天”。退休后,张安滔才开始邂逅这门“从指尖到纸间”的非遗技艺,潜心创作剪纸作品两千余幅,乐此不疲。“退休后闲暇时间多了,便想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刘家隔镇是剪纸的重要发源地,剪纸又十分有趣,在机缘巧合下就想学着试试。”张安滔说。

这些年,张安滔以纸为媒,先后把“红色峥嵘岁月”“廉政为民”“伟人印象”“建党百年”等清廉文化、十大元帅、节气时令等主题“端”上了各大活动,“端”向了广大干群。85岁的“剪纸爷爷”张安滔在汉川走红,学习强国、湖北经视直播、孝感日报等多方媒体纷纷报道点赞。

为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近年来,刘家隔镇逼驾台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掘乡村文化底蕴,采取“党支部+老年大学+剪纸艺人”的引领示范模式,用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寄初心、感党恩、寓治理,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剪纸成为村民间相互交流的纽带,红色剪纸和基层治理擦出了绚烂火花。

筑巢引凤,花开蝶自来

栽好梧桐树,凤凰引进来。逼驾台村充分挖掘逼驾台遗址、文凤塔等历史文化,打造汉川首座“五星级”农家书屋,创建具有特色的文化村湾,广泛引领集聚人才、科学培养人才、用活用好人才,立足“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充分利用村级功能活动室,2022年10月挂牌成立逼驾台村老年大学教学点。“作为一项传统工艺,只有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和热爱,才能不断发扬光大。”张安滔把剪纸工艺的传承作为自己的使命,但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教学场地,村“两委”得知情况后,利用老年大学教学点成立的契机,邀请他担任剪纸班老师,通过“非遗文化”及剪纸知识普及、互赠剪纸作品等方式传承剪纸艺术,培养剪纸爱好者。将传统的剪纸和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迈开了传播传统文化的第一步。

如今,张安滔不仅仅在教学点开设剪纸课程,还组建了一支非遗传承人队伍,以公益的形式传播剪纸工艺。2021年至今,张安滔剪纸传承班风靡了整个汉川,进校园、进机关、进村湾,义务教授剪纸艺术。

在各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村民过来学习。作为“筑巢引凤”计划的缩影,逼驾台村先后孵化培育文明宣讲、文明法制、文明风尚、文明环保、文明帮扶、文明健体等六支志愿服务队伍,通过人才引领,让更多村民参与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来。

固巢养凤,庭深香自溢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树立一个人带动一群人。基层治理是整个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群众的参与程度对于治理结果十分重要。逼驾台村依托520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打造民俗剪纸展厅、耕读人家非遗文化展区、特色儿童阅读区、茶艺培训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服务阵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创新开展“五进”(组织进驻、党员进取、自治进村、服务进门、文明进步)模式,大力推广“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依托红色剪纸文化的凝聚力,逼驾台村发动村民组织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发展理事会、矛盾纠纷调解协会、红白理事会、文体协会、志愿协会等11支群众自治组织,组建了“爱心爸爸团”“爱心妈妈团”,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清洁家园、治安巡逻、走访慰问、公益理发等活动20余场次,吸纳村民志愿者120余人。

“以前村里的大小矛盾要么靠村委会调解,要么靠司法所调解,有时候甚至要出动派出所。自从剪纸班成立后,剪纸桌变成了调节桌,剪纸活动多了村民间的关系也近了,一些问题也就少了。”逼驾台村党总支书记肖万明说道。

强巢生凤,丹心付桑梓

小剪纸剪出大文明,从简单的“福”、“廉”到《十大元帅》《民族大团结》等作品,红色力量在每个人手中不断传递。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剪纸文化在凝聚人心、淳厚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将一群爱好剪纸的党员群众聚集在一起,用剪纸的方式讲故事、聚人心,让剪纸传统艺术与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在一起。今年以来积极举办“纸韵芳华 传承非遗”“探寻红色印记 赓续党史光辉”“剪纸一家亲”等集体活动10余次,进一步夯实支部“红色堡垒”,激活党员“红色细胞”,汇聚“红色力量”,形成诚实守信、崇德向善的好风气,村民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不断强化。

树高百尺不离其根,江逐千里不舍其源。对于很多党员、乡贤能人而言,从前,因为缺乏有效渠道,想报效家乡却苦于找不到“娘家”。现在大家纷纷加入到自治组织,各尽其能、各展所长,既参与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又涵养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和谐。

2022年9月,退休书记王平洲组织发动乡贤人士成立乡贤联谊会,通过搭建辖区企业与村党组织结对共建的“连心桥”,共同开展“统战+党建”“统战+公益”“统战+民生”等特色“统战+”系列活动;返乡党员致富能手肖迪,联合村集体投资100万元建设120亩的苗圃花卉基地,亩产值达到46340元。基地的建立带动了周边5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近5万元,同时增加了村集体收入;通过村养殖能手刘建华带头,组织全村近10余名创业者、种养殖户和直播爱好者参加“网红+直播+创业”系列培训活动,加快培养乡村直播电商人才;在“剪纸爷爷”影响下,村集体在积极探索剪纸文创产品,让文化产业真正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理念......

下一步,逼驾台村将持续发挥党总支部的引领和凝聚作用,通过丰富壮大村级自治组织活动内容,为村级发展和乡村振兴积蓄人气。同时,深入挖掘村级文化底蕴和独有风景,将非遗技艺与刘隔特色文化、红色文化和独有风景相结合,创作一批非遗剪纸文创作品,让非遗剪纸走出汉川,用非遗文化提升刘隔知名度,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增收,实现多方共赢。

(通讯员:吴磊 周梦 编辑:陈思 制作:祁涓 审核:黄丽红)


一把剪刀,几张纸红。纸随剪转,心随纸动。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浓厚隽永,薪火传承。

85岁的“剪纸爷爷”张安滔,是刘家隔镇一名有着56年党龄的老党员。“莫道桑榆晚,红霞尚满天”。退休后,张安滔才开始邂逅这门“从指尖到纸间”的非遗技艺,潜心创作剪纸作品两千余幅,乐此不疲。“退休后闲暇时间多了,便想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刘家隔镇是剪纸的重要发源地,剪纸又十分有趣,在机缘巧合下就想学着试试。”张安滔说。

这些年,张安滔以纸为媒,先后把“红色峥嵘岁月”“廉政为民”“伟人印象”“建党百年”等清廉文化、十大元帅、节气时令等主题“端”上了各大活动,“端”向了广大干群。85岁的“剪纸爷爷”张安滔在汉川走红,学习强国、湖北经视直播、孝感日报等多方媒体纷纷报道点赞。

为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近年来,刘家隔镇逼驾台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掘乡村文化底蕴,采取“党支部+老年大学+剪纸艺人”的引领示范模式,用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寄初心、感党恩、寓治理,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剪纸成为村民间相互交流的纽带,红色剪纸和基层治理擦出了绚烂火花。

筑巢引凤,花开蝶自来

栽好梧桐树,凤凰引进来。逼驾台村充分挖掘逼驾台遗址、文凤塔等历史文化,打造汉川首座“五星级”农家书屋,创建具有特色的文化村湾,广泛引领集聚人才、科学培养人才、用活用好人才,立足“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充分利用村级功能活动室,2022年10月挂牌成立逼驾台村老年大学教学点。“作为一项传统工艺,只有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和热爱,才能不断发扬光大。”张安滔把剪纸工艺的传承作为自己的使命,但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教学场地,村“两委”得知情况后,利用老年大学教学点成立的契机,邀请他担任剪纸班老师,通过“非遗文化”及剪纸知识普及、互赠剪纸作品等方式传承剪纸艺术,培养剪纸爱好者。将传统的剪纸和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迈开了传播传统文化的第一步。

如今,张安滔不仅仅在教学点开设剪纸课程,还组建了一支非遗传承人队伍,以公益的形式传播剪纸工艺。2021年至今,张安滔剪纸传承班风靡了整个汉川,进校园、进机关、进村湾,义务教授剪纸艺术。

在各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村民过来学习。作为“筑巢引凤”计划的缩影,逼驾台村先后孵化培育文明宣讲、文明法制、文明风尚、文明环保、文明帮扶、文明健体等六支志愿服务队伍,通过人才引领,让更多村民参与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来。

固巢养凤,庭深香自溢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树立一个人带动一群人。基层治理是整个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群众的参与程度对于治理结果十分重要。逼驾台村依托520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打造民俗剪纸展厅、耕读人家非遗文化展区、特色儿童阅读区、茶艺培训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服务阵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创新开展“五进”(组织进驻、党员进取、自治进村、服务进门、文明进步)模式,大力推广“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依托红色剪纸文化的凝聚力,逼驾台村发动村民组织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发展理事会、矛盾纠纷调解协会、红白理事会、文体协会、志愿协会等11支群众自治组织,组建了“爱心爸爸团”“爱心妈妈团”,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清洁家园、治安巡逻、走访慰问、公益理发等活动20余场次,吸纳村民志愿者120余人。

“以前村里的大小矛盾要么靠村委会调解,要么靠司法所调解,有时候甚至要出动派出所。自从剪纸班成立后,剪纸桌变成了调节桌,剪纸活动多了村民间的关系也近了,一些问题也就少了。”逼驾台村党总支书记肖万明说道。

强巢生凤,丹心付桑梓

小剪纸剪出大文明,从简单的“福”、“廉”到《十大元帅》《民族大团结》等作品,红色力量在每个人手中不断传递。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剪纸文化在凝聚人心、淳厚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将一群爱好剪纸的党员群众聚集在一起,用剪纸的方式讲故事、聚人心,让剪纸传统艺术与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在一起。今年以来积极举办“纸韵芳华 传承非遗”“探寻红色印记 赓续党史光辉”“剪纸一家亲”等集体活动10余次,进一步夯实支部“红色堡垒”,激活党员“红色细胞”,汇聚“红色力量”,形成诚实守信、崇德向善的好风气,村民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不断强化。

树高百尺不离其根,江逐千里不舍其源。对于很多党员、乡贤能人而言,从前,因为缺乏有效渠道,想报效家乡却苦于找不到“娘家”。现在大家纷纷加入到自治组织,各尽其能、各展所长,既参与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又涵养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和谐。

2022年9月,退休书记王平洲组织发动乡贤人士成立乡贤联谊会,通过搭建辖区企业与村党组织结对共建的“连心桥”,共同开展“统战+党建”“统战+公益”“统战+民生”等特色“统战+”系列活动;返乡党员致富能手肖迪,联合村集体投资100万元建设120亩的苗圃花卉基地,亩产值达到46340元。基地的建立带动了周边5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近5万元,同时增加了村集体收入;通过村养殖能手刘建华带头,组织全村近10余名创业者、种养殖户和直播爱好者参加“网红+直播+创业”系列培训活动,加快培养乡村直播电商人才;在“剪纸爷爷”影响下,村集体在积极探索剪纸文创产品,让文化产业真正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理念......

下一步,逼驾台村将持续发挥党总支部的引领和凝聚作用,通过丰富壮大村级自治组织活动内容,为村级发展和乡村振兴积蓄人气。同时,深入挖掘村级文化底蕴和独有风景,将非遗技艺与刘隔特色文化、红色文化和独有风景相结合,创作一批非遗剪纸文创作品,让非遗剪纸走出汉川,用非遗文化提升刘隔知名度,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增收,实现多方共赢。

(通讯员:吴磊 周梦 编辑:陈思 制作:祁涓 审核:黄丽红)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