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社会的缩影,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干部成长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些年轻干部放下去了,不是挂职、兼职,就是到当地任职,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赛场选马,优胜劣汰。速生树材质疏松,是做不了扁担的,做了就会把担子挑翻。基层作为锻炼干部的主战场,只有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翼。
知重负重、迎难而上,筑牢成长根基。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年轻干部若想成长,势必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坐而论道的清谈客、不见风雨的泥菩萨,而要主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党中央鼓励广大年轻干部到基层去、到农村去锻炼成长,不是喊口号、做样子,根本目的是在多岗位、长时间的磨砺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淬炼坚强党性,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优良品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拜民为师、躬身向下,走深群众路线。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干事就有多少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在正定的1000多个日夜,他的足迹遍及全县25个公社、221个大队;宁德地区124个乡镇,他去过123个;在浙江工作,他跑遍所有县市区;就连在上海工作的7个月,他都考察了全市19个区县。反观当下有些年轻干部,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方法,无法适应基层工作的节奏和难度,甚至望而却步,与群众保持距离,这是万万要不得的。需知道,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决策,可能导致“好心办坏事”,出现“政府买单,群众不买账”的情况。人民是“宇下”的“知屋漏者”,是“草野”的“知政失者”,年轻干部必须对群众用真心、出实意,经常走访入户,同坐一条板凳,促膝交谈,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和急难愁盼问题,主动把心灵的距离拉近。要多动脑筋为群众谋事,多用眼力观察,多动手快办事,真正形成血肉联系。
保持定力,厚积薄发,志做千里马,能不能,行不行,往往不是一时的判断,而是长久的坚持和考验。有些年轻干部沉不下心、急于求成,还未完全学会本领便想着找门路、走捷径、搭“直升机”。年轻干部要摆正位置,调整心态,明白干部成长的规律,速生树看起来枝繁叶茂,但往往根基浅、材质松,经不起狂风骤雨的吹打,更不能挑重物。只有材质密、外形直的树木才能做成扁担,这样的树木是在经历风雨中一年又一年、一圈又一圈慢慢长成的。需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成”,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也不囿于盲目追求速度,但凡能够立大志、勤学习,必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成为真正的千里马。要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干事上,多积尺寸之功,在办好“小事”中积累做“大事”的经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厚积”中“薄发”。组织上要耐心引导年轻干部,做到“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通讯员:杨青 编辑:韩超 制作:祁涓 审核:黄丽红)